健康教育

学风:尚礼竞秀,求知同光

秋冬传染病风险提示

发表时间:2020-9-17 12:20:35 来源:成都二十中 编辑:成都二十中

01、
名称:流行性感冒
风险等级:★★★★★
疾病特点: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的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,空气,飞沫为主要传播途径,人群对流感普遍容易感染,潜伏期一般为1-2天,典型的症状有起病急骤、头疼发热、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,而呼吸道症状较轻,流感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,传染期5-7天。
预防措施:
①注意饮食营养均衡,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。
②注意个人卫生,勤换洗、晒衣被,随气温变化,注意添减衣物,避免雨淋着凉、熬夜导致免换气疫力降低。
③室内要常开窗通风换气。
④有发热感冒症状的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早排查、诊断,对流感病人居家隔离治疗一周以防止扩散。
⑤必要时可注射“流感”疫苗

02、
名称: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
风险等级:★★★★
疾病特点: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,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及接触传播。潜伏期为2-14天,平均7天。一般症状是发热、乏力、干咳,逐渐出现呼吸困难;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,甚至可无明显发热。多数患者预后良好,少数患者病情危重,甚至死亡。
预防措施:
①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,科学佩戴口罩、规范勤洗双手、时常开窗通风、保持社交距离。
②不随地吐痰,不乱倒垃圾,咳嗽、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掩口鼻。
③坚持健康饮食,储存和加工食物时,砧板、菜刀、餐具等生熟分开、及时清洗,食物烧熟煮透。
④合理安排出行,减少不必要的聚集。如非必须,尽量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。出入农贸市场、批发市场等人员聚集场所时,提高防范意识,加强个人防护,全程佩戴口罩。
⑤尽量避开人流高峰,缩短停留时间,减少接触生鱼生肉等食品原料,回家后及时清洁双手。
⑥一旦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等症状,应立即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,并主动告知14天活动轨迹及接触史,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,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
03、
名称:肺结核
风险等级:★★★★
疾病特点: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。它主要通过患者咳嗽、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。患肺结核后如果不能及时、彻底治疗,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,而且还可能传染其他人。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、咳痰,或痰中带有血丝。同时,还可能伴有胸痛、盗汗、午后低热、全身疲乏、食欲减退等其他常见的症状。平时如出现咳嗽、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患有肺结核,应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。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是肺结核能否治愈的关键。
预防措施:
① 宿舍、教室要定时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新鲜。
②如果发现有人连续咳嗽、咳痰超过两个星期,长期午后低热,应劝其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。
③对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要进行相关检查;
④ 注意生活规律,避免长期工作学习过累、精神紧张,注意适当锻炼、运动,提高自身抵抗力。
⑤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;在公共场所咳嗽、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嘴,不要面对他人大声说话。
⑥对PPD试验强阳性的人群,应在医生的指导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,预防肺结核病的发生。

04、
名称:水痘
风险等级:★★★★
疾病特点:水痘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,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。潜伏期一般为12-21天,平均14天,发病前可能出现发热、咽痛、全身不适等现象,皮疹出现时呈向心性分布,躯干皮疹最多,其次为头、面部、四肢远端较少。皮疹首先表现为红色斑疹,伴瘙痒,迅速发展为丘疹,表明形成水疱,经1-2天水疱会逐渐的变混浊,并向中央凹陷开始结痂,同时患者的粘膜皮疹,还可以出现在口腔或者是生殖器等部位,约1周痂皮脱落,一般不留疤痕。但需要隔离以及加强防护,同时避免抓伤破损的皮肤。
预防措施:
①注射水痘疫苗,通过接种水痘疫苗达到预防水痘的目的,同时要避免接触传染源,尤其是避免接触传染期的水痘患者。
②对于已经得了水痘的患者,要进行隔离保护至身上的皮疹完全结痂之后才可以复课和工作。
③避免在水痘的高发期去公共场合,在平时生活中尽量勤洗手,避免发生交叉感染。

05、
名称:肠道传染病
风险等级:★★★★
疾病特点:肠道传染病是一种由细菌、病毒等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,常见的有细菌性痢疾、伤寒和副伤寒以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等。肠道传染病主要经粪-口途径传播,人群普遍易感,某些潜伏期短的肠道传染病(如:诺如病毒)可在学校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引起爆发。
预防措施:
①日常生活中,把好病从口入关,注意饮水和饮食卫生。
②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,注意环境的消毒。
③提倡喝开水。
④生熟制品分开切配,减少外出就餐,慎用凉拌菜。
⑤剩饭菜要防止苍蝇叮爬,要加热熟透后食用,生食瓜果蔬菜要洗净,饭前便后要洗手。

06、
名称:急性出血性结膜炎
风险等级:★★★★
疾病特点:急性出血性结膜炎,俗称“红眼病”,是一种容易爆发流行的、剧烈的结膜炎性疾病,夏秋季高发。本病起病急、潜伏期短,以眼睛发红、发热、发痒、疼痛、怕光、流泪、分泌物增多为特点,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、乏力等症状。本病主要通过眼-手-污染物品-眼传播,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健康人的眼睛感染,也可通过游泳池污染的水感染。
预防措施:
①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、不用脏手揉眼,毛巾、脸盆等分开单用。
②流行期间不宜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,避免接触患者。
③到游泳池游泳时,应注意游泳池的消毒以及个人卫生及防护,潜水时尽量戴防护眼镜,游泳后,及时用干净的水洗脸、洗澡。
④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。



来源:成都二十中  编辑:成都二十中
Baidu
map